5月16日,第二届“迈向人民的中国社会学”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来自省内外50多位社会学“大咖”与学校500余名师生,共商社会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策,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体系。

第二届“迈向人民的中国社会学”研讨会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贵州民族大学与社会学长江学者工作室共同主办,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是继第一届“迈向人民的中国社会学——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特别讲演”后的又一次思想盛宴与文化盛会。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褚光荣
“研讨会对加强社会学学科建设,推动贵州社会治理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褚光荣介绍,经过30多年发展,社会学学科逐步发展为贵州民族大学的优势学科,先后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省级区域一流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褚光荣认为,本次研讨会以“人民”为关键词,立足时代要求与学术前沿,深入践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精神,体现了社会学服务人民的学科使命,彰显了社会学人的历史担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前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培林
受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陈光金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前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培林向此次研讨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感谢学校对中国社会学发展作出的贡献。李培林说,贵州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借此全国知名社会学家齐聚贵州之际,要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的贵州经验。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
“贵州地处遥远,但离社会学研究中心很近。近年来,在全国专家的支持下,贵州社会学学科建设和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说,社会学学科建设要“上接天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要“下接地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希望各位专家将贵州作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为全省社会建设总结“贵州路径”“贵州经验”,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周晓虹教授新书《重建中国社会学》首发揭幕仪式
开幕式后,现场举行了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周晓虹新书《重建中国社会学》首发揭幕仪式。该书记录了40位著名社会学家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心路历程。
随后,研讨会第一单元围绕“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建构与反思”,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邴正以《加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为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以《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动力》为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文军以《重回“人”的社会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建构与反思》为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以《一本与一体:中国社会理论基础初探》为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为题,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友梅以《从知识生产到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为题,从数据、案例、理论等多个角度,与现场师生分享了观点。

专家在研讨会第一单元进行主旨演讲
据悉,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共分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建构与反思”“面向中国的社会学应用”“转型时代的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城乡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文化社会学与文明多样性研究”等五个单元,共有来自全国多家知名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50余位社会学专家学者参会。

合影留念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主持研讨会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刘少杰主持研讨会第一单元。
来源:贵州日报
图片:大学生网站鲁丽文梓莹王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