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贵阳举行开幕会。连日来,我校党外人士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集中收听收看开幕会。开幕会在我校党外人士中引起热烈反响。
杜薇(研究生院院长、教授、九三学社民大支社主委)
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忠诚干净担当、勇闯发展新路,积极团结带领学校九三学社社员,同心同德,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献睿智之言,建务实之策。按照新国发2号文件要求,结合岗位实际,着力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扎根贵州、扎根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促进学校及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陶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馆长、教授、农工党民大支部主委)
报告充满激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既为我省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又为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感到振奋。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本领,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贵州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王晓晖(社会学院教授、致公党民大支部主委)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进一步深入学习新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扣我省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为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成泉(工程技术人才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教授、民革民大支部主委)
大会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既凝聚人心又鼓舞斗志,既坚定信心又振奋精神,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时代性,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一个指导全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民主党派人士,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能力、认真履职尽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做好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篇章贡献力量。
王力(文学院教授、民盟民大总支主委)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也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大会。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总结了六个方面的经验,彰显了党代会报告的政治特性、把握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突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战略策略的辩证统一。报告中提到“贵州的希望在青年、贵州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贵州青年要在党的旗帜下,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把青春奋斗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作为一名民盟盟员,一名高校教师,我会立足本职岗位,带头宣传、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教育好广大青年学子,提升育人水平。
刘祥平(传媒学院教授、民建民大支部主委)
我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大会,聆听了谌贻琴书记所作的报告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思路清晰、客观务实,对贵州工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必将推动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走上新的台阶。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民主党派人士,我一定牢记党的嘱托,乘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东风,深刻领会报告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抓好报告精神的贯彻落实,创新思路,认真工作,为贵州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民大教育者的力量。
陈荣谦(美术学院副教授、民进民大支部会员)
报告中指出,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贵州发展历史上的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报告中提到的那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字,可以说正是求真务实、踏实肯干,交出了五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靓丽“成绩单”。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独特优势,我们有信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贵州走向生态美、百姓富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征程上,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民主党派人士,我将认真学习大会精神,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坚定信念、勤奋工作、发挥所长,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
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