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背后的付出与守望——记贵州民族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烨

发布时间:2022-08-30 16:11 作者: 

拥有32年党龄的“老党员”王烨,是贵州民族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5月,时任贵州民族大学后勤管理处、物业与能源管理科科长的他,作为贵州民族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接过上一批工作队的接力棒,坚定不移推进强村富民,继续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王烨

经波折不畏前路难

王烨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驻村前的工作一直围绕学校基础建设方面,从未到乡村实地开展过工作。2017年,他本想接受学校的选派,到一线驻村,但家里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也不到3岁,因此错过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

但他忘不了当年的遗憾,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以脚去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2021年,贵州民族大学选派第一批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他终于圆梦,踏上了乡村振兴的“新战场”。

2021年5月6日,王烨和一同驻村的队员乘着高铁到达镇远县的邻县三穗,再乘坐乡村巴士,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行进一个多小时,才辗转来到松柏村,抵达时已经是下午。

王烨的工作地点是报京乡松柏村便民服务中心,一栋三层旧瓦砖房,一楼主要用于开展基础服务工作,二楼是会议室和厨房,三楼就是宿舍。但因为年久失修,墙面发霉、斑驳“掉皮”,宿舍漏雨,时常“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王烨与同事潘小红只好向村民求助,以租客身份在这扎下了根。不久,房东家有喜事,需要重新装重修,王烨二人不得不另觅住处。几经辗转,才终于找到了如今的住所,距办公室有4公里路程,走路要花费近50分钟。

工作地点

二楼就是王烨与同事的住所

新挑战,实事为民办

驻村以来,王烨在朋友圈步数一直“霸榜”。他走访群众,召开主题会议、协调企业对松柏村捐赠物资、自己出资慰问帮扶户、探索“消费促振兴”路子、宣传乡里农业产品……

王烨和村干部开会

王烨和同事走访群众

在走访过程中,王烨找到了松柏村的问题,一是劳动力缺少,全村共2036人,一半都外出务工了,剩下的多为老人、孩子;二是产业较为缺乏,大多都是房前屋后种瓜种豆、自给自足的庭院经济,村民们一般种多少吃多少,没什么现金交易。

这些都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所在,王烨只能不断和村民沟通,提高他们对特色农业的认识。

但松柏村大多是侗族和苗族群众,作为回族的王烨很难理解老人孩子的民族语言,只能依靠村干部翻译。王烨谈到这些回忆难掩笑意,似乎只是在谈别人的事情。

在这些困难面前,王烨没有忘记来时的初心——制定工作方案,助力乡村振兴。基础产业很难开展,那就转换思路,王烨把目光放在了教育上,结合贵州民族大学的资源优势,他协调学校多个部门向物资匮乏的报京乡中心小学捐赠了130套课桌椅、若干黑板、画笔等教学物资,总计12000元。同时定期协调学校各部门、学院赴镇远县报京乡小学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艺术启蒙教育等送教下乡活动,助推报京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机遇,政策落实好

松柏村多山、蓄水困难,常常断水,有一次断了近一个月,王烨和村民仅靠水缸里蓄的水维持生活,别说洗澡,吃水都成问题。王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四处奔走,全力推动坪玉烟水工程配套水利工程的实施,这关乎整个报京乡的用水。如今坪玉烟水工程款100万元已经到位。

此外,王烨还计划邀请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编导专业的学生到松柏村进行新媒体技术的宣讲,让乡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都去学习如何拍摄短视频,培养新农人,激发每个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

“刚来时,很有激情,又有点浮躁,但后来发现,还是要沉下心来、认真聆听村民的声音,还要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能太盲目地去干事情。”这是王烨这一年多来的驻村感受。

对松柏村的未来,王烨充满期待。

王烨与工作队同事潘小红

供稿:传媒学院

图文:胡玉琴 杨小赢 龙东连 王念玲(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春

三审: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