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学院教师吴泽在农作物中环境污染物的人体生物可利用性及其健康风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rcury and selenium co-ingestion assessment via rice consumption using an in-vitro method: Bioaccessibility and interactions”《利用体外模拟方法评估食用大米导致汞-硒联合摄入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相互作用》和“Assessing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bioaccessibility of mercury (Hg) in rice consumption by an in-vitro method”《利用体外模拟方法评估食用大米导致汞暴露的生物可利用性影响因素》为题分别发表在食品科学领域顶级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SCI, IF=7.425, 中科院1区top期刊)和环境科学领域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IF=6.796, 中科院2区)。两篇文章均以我校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吴泽为第一作者,贵州民族大学为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研究员、李平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大米作为我国内陆地区居民汞(Hg)暴露的主要来源其导致的健康风险一直深受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大米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的生物可利用性显著低于鱼类。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利用体外模拟试验方法探究了可能影响大米中Hg生物可利用性的因素,对大米种植地点、大米品种、烹饪以及其硒(Se)含量等因素对THg和MeHg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品种(粳稻、籼稻和糯米)的Hg浓度和Hg生物可利用性差异不大,除糯米的MeHg生物可利用性外,其差异在统计检验中不显着。(2)由于高温下蛋白质和氨基酸发生变性,因此烹饪可显着降低MeHg生物可利用性,但对THg的生物可利用性影响有限。(3)来自不同省份的两个水稻样品组之间的THg 生物可利用性不同,推测种植位置可能会影响 IHg 的形态。(4)高汞高硒大米和低汞高硒的大米中其生物可利用性没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且两组样品间的Hg-Se生物可利用性相关关系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应与大米中不同的Hg、Se微观形态有关。同时上述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在评价食品中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时其生物可利用性不应被忽略。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国际食品研究)是食品科技领域的顶级期刊,关注包括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全部学科并发表有关食品研究或食品研究相关领域的热点和新兴主题。《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创刊于1989年,期刊旨在促进对重大环境问题的深入探索,是近年来环境领域影响力较高的我国主办的英文国际期刊。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贵州民族大学校基金科研项目[GZMUZK[2021]YB14]等项目的资助。
供稿: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春
三审: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