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贵州民族大学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首届民族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交流研讨会在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凯里亚德酒店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渤海大学、延边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会。
会议合影
本次会议主题为“民族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发展及使命”,大会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发展。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境民族,对这些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对周边国家的中文教育和国际文化传播,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将为全球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持续的政策推动和实践创新,民族地区的国际中文教育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桥梁。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极大地推动我校相关学科,特别是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大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姜丽萍教授致辞。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中文教育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快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培养懂中文、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她指出,2023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专门用途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引领专门用途中文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中文+”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熟练使用中文,具备专业技能的本地员工,不仅为中资企业拓宽人才供给渠道,发挥当地人才优势,也将加强与当地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合作,促进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林校长致辞
会议现场
会议邀请到了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金海月副教授,吉林大学吕明臣教授、岳辉教授,贵州民族大学龙耀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龙国贻研究员,贵州大学张军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符昌忠教授,暨南大学龙润田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关英明副主编,贵州民族大学董振邦副教授等。专家们主要围绕汉语本体研究及国际中文教学、民族地区通用语推广与民族地区国际中文教育的开展经验借鉴和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等问题开展为期五天的研讨活动。
本届大会还结合研究主题,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围绕“信息技术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民族地区推普工作的经验借鉴”“跨境民族双语优势”等论点,共设置5个专题分会场,进行了9个专题报告,2个工作坊和5个学术报告。此外,还开展了5场分组报告。
供稿:文学院
文图:董振邦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 春
三审:邹 璿 吴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