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念丈量生命的高度:无腿攀登者夏伯渝讲述“攀登”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4-10 10:01 作者: 

“我想只要我活着,我一定要占领我的梦想,来攀登珠峰。”4月8日,中国著名登山家、无腿登顶珠穆朗玛峰第一人夏伯渝受邀走进贵州民族大学,向数百名师生讲述了他“用假肢丈量珠峰”的传奇人生。从痛失双脚到五战珠峰,从癌症缠身到问鼎世界之巅,这位时代楷模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何为“生命的攀登”。

冻伤截肢:命运的重锤与不屈的脊梁

讲座伊始,夏伯渝详细回顾了他的登山历程。据介绍,他在首次攀登珠峰时,因将睡袋让给藏族队友导致双脚冻伤截肢。面对命运的剧变,他坦言:“那一刻,我以为登山生涯结束了。”3年治疗、2次截肢、淋巴癌侵袭……多重打击未能浇灭他的珠峰梦。德国假肢专家告诉他安上假肢仍可以正常生活,夏伯渝毅然选择用假肢重新站立,日复一日攀岩、徒步进行锻炼,将“不可能”化作“可能”。

五次冲顶:94米的抉择与69岁的奇迹

2016年第四次攀登珠峰时,攀登珠峰距离顶峰仅94米时,暴风雪骤至,能见度骤降至不足1米。还有一个多小时,几十年为之努力的梦想可能就要实现了。67岁的他本可孤注一掷,但看着身后年轻的向导,他含泪下撤。“山永远在那里,但年轻人的人生才刚开始。”这份抉择,让在场民大学子肃然起敬。2018年第五次冲顶时,69岁的他面临雷电、冰裂缝、假肢感知障碍等多重考验,最终在5月14日8时31分成功登顶,成为“中国无腿登顶珠峰第一人”。

从珠峰到长征路:号召青年勇攀“心中高峰”

登顶珠峰后,夏伯渝并未停下脚步。他表示,将继续征服七大洲最高峰,深入南北极探险,并组织更多的青少年“重走长征路”。在讲座中,他特别提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珠峰’,可能是学业、事业或生活困境。攀登精神不是盲目冒险,而是直面挑战与坚持。”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被夏伯渝老师的传奇经历所感动。在互动环节中,当被问及是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时,夏伯渝坦言:“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幸运,同时我喜欢攀登,这份喜欢也让我支撑起勇往向前的信念”。

贵州民族大学校友会会长唐建荣在总结中说道,夏伯渝老师用假肢登顶珠峰,是对‘世上无难事’最铿锵的注解。他失去双腿仍能克服困难实现梦想,教会我们信念、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同样重要。他勉励民大学子:“就业困难等人生挫折皆如珠峰的冰裂缝,只要心怀梦想、永不言弃,定能攀上属于自己的‘珠峰’!”

讲座结束后,在校友会会长唐建荣和公共关系处处长赵湛娇陪同下,夏伯渝一行参观了贵州民族大学南校区彝族文物古籍展馆。夏伯渝攀登运动研究中心主任张娜、2019年登顶珠峰旅游管理专业校友张宇轩出席本次讲座。

供稿:校友办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春

三审:邹璿